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对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在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洞悉社会发展形势之变,以高质量发展托起人民的美好生活。我认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人民城市的建设。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面对世所罕见复杂形势、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不断奋斗的精神把处在新时代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向,解决了需要难题,完成了许多大事要事,从根本上确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新的历史进程。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最终要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唯有拿出更有力的举措,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夯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让党心民心同频共振、交融共鸣。 新时代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百姓福祉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民生“成绩单”。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切实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在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紧紧抓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牢牢把握人民幸福安康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