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文明延续、迭代与创新的巨变,它不仅集中刻画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赓续的特殊规律,更在多个维度上探寻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后起国家文明复兴的普遍规律,以及不同文明在同一时空环境下交融互鉴的普遍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文明的传承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来源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的同频共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中国式现代化根深叶茂的思想根基。从目标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小康等理念蕴含着祖先对良治善政的朴素期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宏阔发展蓝图。从方式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延续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传统,体现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从社会共识上看,在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义利并重、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充当了社会转型的稳定器,为资源重组和利益协调提供了必要的社会舆论支撑。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式现代化所预示的发展前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最初是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展开的,但在充分认识中国国情、深刻总结实践教训后,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开拓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文明演替的良性轨道。在纵向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文明变迁的动态性,它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突破口,将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在横向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文明变迁的包容性,它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形成了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相促进、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协调、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相统一的复合形态,在兼收并蓄中实现了自身的相对稳定。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文明的价值与意涵。“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转型的典型路径和模式,其基本特征体现了文明的五大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文明的普惠性价值。“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代表的总体战略及区域性扶贫战略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际成效证明了文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普惠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兼容和相互促进的。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多个层面开创了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助力本国经济的行稳致远和人民的福利改善,还将为创新全球治理体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