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数据作支撑,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推动统计工作更好更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统计工作科学性、权威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统计工作的支撑,要以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来增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确保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情况、重大风险挑战应对成效、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解决情况等重点监测评价工作中提供有效保障。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要持续加大城乡劳动力稳岗就业、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抓好欠薪存量化解和源头治理,等等。这些事关民生工作都与统计息息相关,我们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抓好民生工作的同时,也要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信念,从而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突破,也要在“质”的突破上注重“量”的增长,而“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因为在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方面没有坚持好实事求是的原则导致统计数据存在一些问题,违背了党的思想路线,触犯了党的纪律底线,透支了党和政府公信力。党和国家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目的是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我们开展各项统计工作,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好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把情况摸清,把数据搞准,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使统计结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要坚持政治纪律和规矩,强化统计工作纪律性、严肃性。 “统计造假不仅会贻误对经济困局对症下药的时机和策略,更有可能演化为破坏党风政风、损害政府公信力的腐败推手。”确保统据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也是做好统计工作的重要遵循,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政绩不够,数字来凑”现象发生,不造假、不作假,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效衔接起来,增强统计监督合力,在真抓实干稳中求进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统计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一个统计数据,看似简单,实则至关紧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则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政方针的制定,小则影响一项民生工作的落地落细落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时刻敬畏手中的权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谋划、统筹和推动各项工作,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切实抓好统计,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高立 胡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