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复兴,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习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不负责任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历久弥新。新起点、新征程、新愿景,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当作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努力站稳脚跟,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为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我们面临着文化多元化和传统文化丧失的风险。因此,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成为了我们时代的迫切需要。 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在延绵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而仍然富有生机,基于牢不可破的文化自信,最终获取坚守的从容和奋发的勇气,提升国家软实力。漫长历史中,我们不断探索,现如今我们倡导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坚持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齐头并进,这是我们对伟大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传承、创新与延续。 在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就有传播方式存在的问题决定了这种传播方式不能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应该贴近当代人的心理,让大众感兴趣,让大众能够接受。发展文化产业,用商业逻辑、市场手段来传播传统文化会更加的有效。在当代,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国家应该支持传统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产业的各种有益探索,以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发展。
文化积淀着民族的血脉与精神,寄寓着人民的选择和愿望,连接着国家的历史和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