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说到,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守望相助。我们要深化战略互信,在涉及主权、独立、民族尊严、长远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携手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 二是坚持共同发展。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充分释放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潜力,打造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三是坚持普遍安全。我们要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地区国家内政、策动“颜色革命”,保持对“三股势力”零容忍,着力破解地区安全困境,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 四是坚持世代友好。我们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赓续传统友谊,密切人员往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增进相互理解,筑牢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世代友好的基石,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中国-中亚峰会不仅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着眼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行动,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在此次峰会之后,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长期以来,中亚地区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贸易走廊,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中亚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成果的典范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将铁路、公路、电站、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带到了中亚,有力促进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及发展,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亚国家和中国山水相连,2000多年前就通过古丝绸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我们联系更加紧密。 回望历史,古丝绸之路上点缀着一段又一段中国和中亚国家文明交流互鉴的佳话;放眼当今,中国同中亚国家文明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写下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崭新篇章。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中亚峰会必将为中国和中亚关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指明前进方向,为世界经济发展繁荣注入活力和动力,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