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之所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是因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和农村现代化这个短板还没有补齐。“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是我国近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战略,目的是促进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需要一支强大、高素质专业的人才队伍。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出台激励措施、落实人才扶持等方式,来吸引和培养一批才华出众、能力较强的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是中国长期以来的战略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迈向成功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贫困和落后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乡村振兴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建设现代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为此,必须依托党组织在乡村的基础组织作用,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乡村群众积极参与。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视频培训班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乡村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的政治素养,优化了工作方法,切实把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因此,乡村振兴的成功与否与党的领导水平和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密不可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种种问题和难点,才能让乡村振兴步入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