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回复: 0

遏制“车轮上的腐败”还得从“改”上下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42

主题

4

回帖

292

积分

记者

积分
292
发表于 2018-8-10 1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慕容草草 于 2018-8-10 11:00 编辑

从2015年7月至今,安徽省184个省直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16个地市、105个县(市、区)及所辖乡镇,均已完成车改工作,全省公务用车保留总数削减了46.6%,公务交通总支出节支率达到11.2%,节支6.02亿元。(来源于8月10日人民网)
7月20日,一辆贴有“公务用车”标志的大众小轿车上,一只宠物狗从副驾驶位将头探出车窗。一石激起千层浪,宠物狗公务车“兜风”事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同时,公车管理被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公务用车是指由政府财政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需要所配备的车辆,主要分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固定用车和公务人员公务活动用车两大类。从过去几年曝光的事件来看,公车私用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为什么公车私用现象在领导干部中屡经不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虽然经过多轮“车改”,公务用车的管理和使用正在越来越规范,但不管怎么改,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公车都是固定为领导干部服务的,一旦领导干部思想突然“抛锚”,“顺路”去旅游景点、“顺路”接送孩子上下学、“顺路”让亲戚搭便车之类的违规违纪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了。
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属,政治觉悟不高。在部分领导干部的家属眼中,公务用车是官员身份和待遇的象征,也是官员的隐形福利,在八项规定以前,公车时常就是他们家的私车。虽然如今国家在大力整治公车私用现象,但自己作为家属,又没有专门让公车送自己到哪里,只是偶尔坐坐“顺风车”,也是无伤大雅的,达不到上纲上线的地步,再说了,又没有人举报,因此,他们就抱着这种侥幸心态,继续违规。
公务用车司机“老好人”思想作祟。公务用车司机其中的一项职责就是严格按照《出车单》上的目的地行驶、停靠,严禁随意到出车单以外的地方。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公务用车司机对领导干部的公车私用现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怕得罪领导,因此领导干部让他们开去哪里,他们就开去哪里,基本不会提醒领导,这是不合规矩的行为。
因此,要想遏制“车轮上的腐败”,杜绝公车私用现象,我们既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更要改变领导干部家属和的公务用车司机的老观念、老思想,只要都做好了,笔者相信,公车私用的现象必定会减少。(作者:曹娟玉)




上一篇: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前进方向
下一篇:公车改革必须从严治吏,革除特权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7 16:25 , Processed in 0.32309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