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白鹿泉乡着手打造美丽乡村,对全乡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全乡17个村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民居改造、村庄亮化、公共服务中心、配套服务设施等均已全面完成。已有8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如今实现了省级美丽乡村全覆盖。(新华网,8月8日 )
报道中,白鹿泉乡从一开始的靠山“吃”山,满目疮痍,到如今的“宜居宜看新风景、青山绿水白鹿泉”的绿色发展上,经历了环境面貌的大变革,除了得益于环保政策精帮狠抓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当地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果没有当地人自主改变环境意识,没有实际行动,即使政策再帮扶,也难以改变现状。王增举主动关停了水泥厂,转型成立了谷家峪喜谷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发白鹿泉乡谷家峪美丽乡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要想打造一个新气象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作用,做好大力宣传工作,提高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采取教育帮助和奖励制度相结合。二、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三、利用当地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特色农业,统筹协调推进农村道路。四、镇街、村(社区)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和民主监督,为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热爱心中的每一方土地,更应该做好绿水青山的守护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马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