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担当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态度。这种文化态度不仅是人民群众对于干部的态度,也是党和国家对于每位党员的期望。在各行各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担当者。无论是教育、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都需要有人能愿担当、敢担当和善担当。 愿担当,要有“为天地立心”之气魄。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有“抬眸四顾乾坤阔”的时与势,也面临“障日风多雾不开”的难与险。这就要求无论是党员干部们,抑或是每一位恪尽职守的平凡人,都应该心怀担当。有肩负发展任务的“带头羊”,也要有坚守一线的“开路先锋”。时代浪潮下,每一位平凡人都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要有气魄、愿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无论何人都能有大作为。 敢担当,要有“为生民立命”之豪情。 在当前社会,人民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许多问题也是急切需要得到解决。因此,社会亟需敢于为人民担当起这些问题并付诸实践解决的人。要争做服务基层与人民的好干部,要敢做改革发展敢担当的好党员。要把人民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壮志。敢担当的干部赢得了人民口碑,付出了大量辛劳,理应鼓励他们,让其拥有更多的成就感、荣誉感、归属感。要让敢担当的人更有底气勇气,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善担当,要有“为万世开太平”之行。 我们党带领国家和人民探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也同样是世界首创。所谓善担当,便是无论身处哪一时代,都有着善于逐浪、争做“弄潮儿”的决心。党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便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善于肩负责任,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为正确之事坚持不懈,立足时代、引领时代、创造时代。 总结起来,做好自己,为人民服务,挑战自我,不负重托,严谨负责,以身作则,这就是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的不二法门。只要每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这些,人民同有担当之举,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必将更加繁荣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