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戒尺,公私分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8月6日,人民网) 公私分明是基本操守,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党员干部要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扑下身子,一心为公。站在群众的立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只所急、盼群众之所困,增强同群众的感情,克服一切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私心杂念。要学习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孔繁森“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谷文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精神。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个称职的党的干部。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牢记初心,恪尽职守,坚定理想信念,固思想培元,加强作风建设,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拿自己开刀,严格要求自己,改进和提高自己,正确处理公私关系。 心怀戒尺,严于律己。党员干部内心要始终装着一把党性的尺子,把握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做到克己奉公。自觉遵守党纪党规,坚守干部底线,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做到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该去的坚决不去,不该拿的坚决不拿。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员廉洁本色。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党员干部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要正确使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实实在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罗 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