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记载,苏轼拜谒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当然以为菊花在深秋盛开且耐久,怎会风吹花落“满地金”?于是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日秋风过后,苏轼看到自家后园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不懂装懂”耍小聪明给王安石续诗,不禁心生懊悔。(2月14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虽然,在更多看客的眼中这是一个“笑话”,但是苏轼却因“不懂装懂”而有所“收获”,通过这样的一个“插曲”,让他懊悔不该在自己不懂的时候随意给王安石续诗,这其实就是一种反思,一种自省,在面对“不懂装懂”问题上,党员干部也需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心态。 在干部队伍中,这种“不懂装懂”的干部大有人在,尤其是一些初入基层的干部,他们本身对基层的事情不清楚,但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官威”,在指挥上瞎指挥,在说群众的问题的时候,一副“我懂”的表情,这种“绷面子”的工作方式,就是一种“不懂装懂”,不但害得基层干部工作不好开展,也让群众怨声载道。 如此来看,“不懂装懂”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究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党员干部缺乏了学徒心态,不懂得谦逊,他们总是把自己置身在“高高的位置”上,但是却缺少了内涵上的支撑,这样就很容易“掉下来”。 “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党员干部的成长就更复杂一些,他们的根基在群众,他们的成长在群众,他们不单单需要理论上知识的不断学习,更需要在群众中去学习,在一线中去“墩墩苗”,才能够不断夯实根基,蓄力远航。 党员干部在成长的路上要警惕“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在不懂的问题上要虚心求教,在懂的问题上,也不能以“鸵鸟心态”来面对,要敢于站起来,说出来,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才能够让每一件事成为自己人生成长的“磨刀石”,磨出精彩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党员干部不管身处何地,身处何职,都要善于把自己“清零”,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干劲,放低姿态主动去接地气,忘记功劳,以“学徒”定位,戒骄戒躁,才能够不断地丰实自己,超越自我。(作者:婧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