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让我非常受用,在回信中,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自找苦吃”的工作作风。尤其是“自找苦吃”这句话,让我影响颇深。这句话提倡的是什么?是要我们去下基层,去实践,去做实事,那为什么要“自找苦吃”?为什么这苦一定要吃呢?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啊,吃药当然会感觉苦啊,但吃药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品尝苦啊,而是为了治疗疾病啊,苦只是药的附带品,而且是不得已的附带品,所以“自找苦吃”的深沉含义是自我治疗,自我改善,而不是没有问题制造问题也要上,这也恰恰是一种面对问题、面对弊病,积极健康的处事态度。 那么这副药究竟是要去救治什么病呢?治的是我们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空谈病,这个病有什么坏处呢?它坏在容易导致我们考虑事情想当然和理想化,凭理论粗暴行事,做出不合时宜的决策,发出难以落地的指令,最后导致事情的失败。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掌握的只是理论,而不是真理,理论不能和真理划等号,理论是成体系的知识和想法,在没有被事实所验证之前,它只是一种假设和猜想。而真理则不同,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被证实的正确的理论,它和客观世界是能够保持一致的。那么怎么区别理论和真理呢?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说用你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能得到预期的结果,那就说明它能够契合外界规律,是可以和外界保持一致,那就代表它是真理,反正则不是。这是因为理论产生于实践之中,是由大量实践凝练而成的精华,同样他也要回归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是否能够准确反应事物的本质和它的内在矛盾。同时,现有的理论也不是代表着绝对正确,而只是在某一个历史阶段的相对正确,它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也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它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的,更不代表着绝对真理,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加以检验和完善,从而使它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备起来。 除此之外,光靠我们个人的实践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因为他们是生产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深刻且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他们还储备了丰富的农业活动经验,熟悉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因此他们对检验和改进我们的农业理论大有益处。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的理论也可以反过来帮助农民加深对农业活动的认识,掌握农业活动的规律,了解农业活动的本质,从而使他们的行为更有章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不致流于盲动和失败之中。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和群众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处于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之中。群众检验和纠正我们的理论,我们参与和指导群众的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由此也可以看出,“自找苦吃”、实事求是和联系群众是三位一体的,“自找苦吃”是为了改掉我们的“空谈病”,而想要改掉我们的空谈病就要求我们联系理论和实践,做到实事求是,而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求我们联系群众,了解他们的情况,征询他们的建议。这是一个逐步递进,逐步“恢复健康”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