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因素存在着多样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增长过快,性别比持续偏高。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1%,占亚洲人口总量的大约1/3。同时还包括增速快和增长的绝对量很大两个方面的问题。而从目前来看,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和人口持续增长将长期并存。 第二,中国人口总体质量不高。首先是农民多,其次是人口素质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受教育的人数也很不均衡,有很大一部分受教育程度不够的人口,凸显我国人口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 第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数量大。中国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时它也是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四,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首先是总体分布不合理。中国人口分布是东密西疏,西部由于环境和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原其次是城乡分布不因,在人口聚集程度上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合理。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与世界平均水平的45%相差较大,人口主要还是聚集在农村。 基于人口因素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人口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老年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社会、家庭和个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人相结合的经济供养体系。 第二,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安置就业工作,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尽快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应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并尽可能地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使农村经济具备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为农村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而提高农业本身对剩余劳动力的消化程度。同时逐步开放劳动力市场,改革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城市化不仅会改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而且也会改变其思想观念。政府应降低城市进入门槛:该在适当的时候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加大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各种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城促进小城镇建设.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市基础设施建设,涮整产业结构。向建设生态型城市目标迈进。这样才能逐步消除目前存在的城市化相对滞后的不利局面.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加快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时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此可以构筑二条重障线。 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能简单地说人口多或少就一定不利于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资源、经济和社我们如何审时度势,最大限度地使人口与环境、会协调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口的发展状况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的正常有序运行。只有充分认识我国人口因素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并且采取有力措施使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适应,才能够促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人口、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