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连市委出台《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强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关注干部心理健康,各单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专家讲座或咨询,帮助干部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置心理咨询室。通过安排调休、补休,减少干部连续性加班,开展干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情况测评,建立健全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和心理疾病干预救助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在各级党校学制1个月及以上的主体培训班次中,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不少于4课时。(8月3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各级干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任务的繁重导致“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成为常态,各级干部苦不堪言,各种压力导致他们成为心理健康问题易发、多发、频发的敏感人群,以致于公职人员离职现象越来越普遍。特别是最近几年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乡村振兴等几项工作任务的加重,这对于干部群体来说无疑是负重前行。尤其是对于广大基层队伍来说,巨大的压力使得基层干部流失数量较大、流动性不断增加。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基层队伍的稳定,对于基层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笔者认为,各级干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承担着繁重任务,必须要真正关心爱护干部,才能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干部而言,适当的激励会增加他们的信心,提高办事效率,发挥出自己的超水平。首先,倡导干部积极奉献与重视干部关心激励并重。运用正向激励来疏导干部畏难情绪、激发干事激情,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敢闯敢干。上级领导、组织部门要经常约谈干部,畅通干部诉求渠道,使他们能得到工作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其次,要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精神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工作环境中,持续获得心理愉悦和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完善各项福利和休假制度,减少经常性加班,保证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能有假期放松和调整。干部在家庭生活中有困难,组织上也要及时掌握,尽可能帮助解决。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真正的从“心”出发,才能让干部保持健康积极心态,激情干事,安心奋斗。 作者:刘勋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