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蹲街、聼情话 于 2018-8-2 17:28 编辑
“瞪起眼来”真问责、严问责,对责任人员应追尽追、一追到底,才能防止“制度空转”,促进党的纪律执行到位。(人民日报 8月2日)
古语云:“为官避事平生耻。”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党员领导干部身处重要岗位,最易受各种威胁和诱惑,只有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敢问责、真问责、严问责,才能管住全体党员,引导和保障他们依法履职,按章办事,也只有这样才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两年来,为我党“有责必担当,失则必追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但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现象依然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疾”。因此,完善问责制度,严肃问责是推动工作、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不问责,制度就会流于形式,责任就会被悬空,严肃追责问责,就是以追责问责倒逼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对于组织部门来说,要建立完善可行的问责档案,将问责情况与干部考核、奖惩、任免挂钩,不仅要表彰重用清官、贤官,更要清理撤换庸官、懒官,“逼”着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对那些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的公职人员,就要以雷霆之势,惩治一批、教育一批,感化一批,让问责的“高压线”真正通上电,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对“问题”党员干部该曝光的坚决曝光,该调整的坚决调整,该撤职的坚决撤职,让严管成为最爱护干部,对干部最负责的有力武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员领导干部身为人民公仆,就应该居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履其责,切不可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懈怠思想。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政治自觉,让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竞进状态蔚然成风;要明确当前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为民服务的态度,以严谨的作风履职尽责;要学会“自我问责”,自我反省,通过自我检讨给世人一个态度,给自己一个交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发现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质量和成效。
问责并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推动责任的落实,法非严不足以服众,只有职责明、责任清,才能保证履职精准、尽责担责,才能最终达到严肃问责的目的,也只有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才能倒逼广大党员干部担责尽责,才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