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青年习近平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始终与老乡们苦在一起、累在一起,历经摔打、挫折、考验,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人民、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从而成长为党和人民的领袖。 今天,一些基层干部埋怨基层条件苦、生活待遇差,被这些外在困难困扰,无法安心工作。不妨静下心体味习总书记所说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从中感悟基层干部的“成长密码”,磨炼不忘本、狗不叫、不怕苦“三不”本领,扎根基层服务好一方百姓,这样的青春才不辜负人生。 牢记初心“不忘本”。人们赞美许多品德,其中最被看重的一条,就是“不忘本”“能保持本色”。入党时,我们都向组织表达过“我为什么要入党”,这个理由就是我们入党的初心,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本”。不忘本,是每一名党员应有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一条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照镜子”,看看自己当了官替群众说话办事,还是“千里当官,只为吃穿”;想想面临进退留转,是瞄着位子干工作,还是一如既往撸起袖子加油干;经常自问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权力是自己奋斗得来的”,还是靠党组织的培养教育的。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才不至于成为无根之木,才能做历史的推动者,做真理的践行者,做自我的成就者。 走村入户“狗不叫”。进农家时狗叫不叫,反映出干部跟农户熟不熟。在7年知青岁月里,总书记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办沼气、缝纫社、磨坊,成为“大家都拥护”的村支书。但现在,有些干部下乡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到农户家中也只是说几句客套话,就打道回府了,这样的干部狗不叫才怪。脚踏实地寻访民情不易,但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理解群众没有捷径,只有多做“雁过留痕”之实,不行“蜻蜓点水”之举,脚踏实地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情实意地去了解民情、务实民需,常来常往才会成为狗见了直摇尾巴的熟客,真正弄懂什么叫实际,什么叫群众,学会用好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 埋头干事“不怕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哪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哪个事业能随随便便做好,尤其是共产党的干部,必须先干一步,多干一步,没有哪一个称职的党员干部说过当官真舒服。有人曾问胡耀邦:加入共产党当干部有什么好处?他回答:“让我看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也明确要求“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选择了入党,就免不了要“吃苦”,但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干部“舍得”,百姓才能“获得”;干部“吃苦”,百姓才能“享福”,最终才会收获群众的口碑。  (沐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