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时刻拧紧“老实”弦
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赓续接力,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的可靠接班人,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毫无疑问落在优秀年轻干部肩上。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优秀年轻干部要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7月31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欲当大事,须是笃实。”古往今来,大凡有所作为者,往往都是诚实守信的人。古人言一诺千金,可见诚信在古人眼中的价值。诚信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诚信的民族、一个不以诚信为本的社会、一个没有诚信文明的国家,该是何等不堪入目?身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头雁”“主力军”,唯严以律己、克己奉公,坚守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人的底线,才能把各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加。
“人之操履无若老实。”一个人倘若丧失诚信,就是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就是一个抛弃了道德底线的人。试问,这样毫无底线和原则的人,又怎会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又岂会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在干部队伍中,有一些老实人,像老黄牛一样整天埋头干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或向组织埋怨,有累活、重活时抢着干,有晋升机会、学习培训等福利时则沉默寡言、不争不抢,单位有重要任务是领导会想起他,论功行赏时领导往住想不起他。这样的“老实人”常被身边领导、同事嘲笑“太傻”“太笨”“木讷”“不开窍”。殊不知“人若失去了老实,也就失去了一切。”事实上,真正的聪明人,往往都是老实人;而那些自诩聪明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且看那些落马的高官,也曾叱咋风云、“威风凛凛”,但当他们“老实”的面具被识破,贪婪的真面目被揭露,迎接他们的不仅仅是口诛笔伐、人民的唾弃,还有严厉的法纪制裁。
“老实人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在个人事项上对党绝对忠诚,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形都能坚守为官做人的底线,都能保持共产党人最质朴最纯粹的信仰初心,就能心生无畏一切诱惑和困难的勇气,就能获得干事创业的无穷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告诫优秀年轻干部要把讲老实话、做老实人、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这实质上是对所有干部的鞭策和提醒,“老实”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老实”应是干部身上的固定标签。对于党和人民来说,只有“老实”的干部才是可信任的、才是干实事的。党的事业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实人”干出来的,今天和明天的幸福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老实人”凝心聚力、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