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4|回复: 1

[已推搜狐] 对不如实报告者不妨摘掉“官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33

主题

232

回帖

1846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1846
发表于 2018-7-31 22: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看云起 于 2018-7-31 22:36 编辑

    大同市纪委监委近期查处6起党员领导干部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典型案例。其中,大同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史天有违反组织纪律,未报告其本人及其配偶持有投资型保险、其配偶与他人在本市共同出资成立以其配偶为法定代表人的公司以及其配偶名下房产等情况。(7月30日 中国网)
    2017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要求领导干部向组织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情况。然而,史天有、韩雁春、孟海东等却并未执行相关规定。由此可见,“家事”、“家产”仍是某些官员不愿公开的“隐私”。
     从已曝光的案件来看,瞒报个人重大事项的官员并不少。譬如,江西省原副省长姚木根、广东省国资委原党委书记刘富才、新疆民政厅原副厅长莫涓、天津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家星等落马贪官,都不同程度牵涉到这一问题。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监督”。由此可见,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党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要求,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
    推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旨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督促他们廉洁从政。对清廉如水的官员而言,不仅不是“额外负担”,反倒是一种保护措施,至少降低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风险。然而,史天有等人何以刻意瞒报呢?无他,不过是内有“猫腻”,不敢见“阳光”而已。
     “治党之要,重在治吏”。然而,肃清吏治却不能仅靠官员自律。对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者,各地党政必须抓住关键群体、补齐制度“短板”、构建长效机制、落实治理责任,对责任人打“棍子”、挪“位子”,甚至摘“帽子”,而不是轻描淡写的“警告”“记过”处分。(文/闲看云起)







上一篇:加强政德修养应争当“三个表率”
下一篇:贾建荣:新时代党员干部“奋斗正当时”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33

主题

232

回帖

1846

积分

妙笔组

积分
1846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2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同通报6起党员领导干部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典型案例_新闻中心_中国网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8-07/30/content_129499.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4 04:36 , Processed in 0.24047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