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检等13个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自2018年7月起开展专项行动,为期一年半,重点整治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7月31日中国新闻网) 如今,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大众最普及、最常用的通讯工具,而手机也日益成为各类营销骚扰电话“攻击”的主要目标。每天,各种广告推销电话铺天盖地、不绝于耳,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骚扰电话的“狂轰滥炸”。 骚扰电话日益猖獗,真是让人防不胜防。解决电话骚扰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此次《方案》明确提出,对金融类电话营销,售房租房电话营销,医疗机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电话营销,人力资源服务、旅游等行业的电话营销,这四大重点行业商业营销行为进行规范。 骚扰电话成公害,如何治理成难题。过去,尽管有关方面屡次表示将加大治理力度、规范通信秩序,但现实的看,民众正常生活被干扰的情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不仅如此,不少人还身受更严重的侵害,被骗钱骗物等。笔者认为,骚扰电话的表面上应该惩治的是电话那端的无良商人,实际上,那些泄露信息的第三方以及他们的黑色经济链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何防止互联网上的信息泄露,如何追查信息泄露源,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关键。因此,规范通信资源管理,加强源头治理,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才是对症下药。其次,要提供举报渠道,包括电话、网站、手机应用等多途径,并将群众举报线索通报各相关主管部门。最后,要加强电话用户合同约束,对拨打骚扰电话的用户,应依据协议约定进行处置和违约责任追究,涉及违法违规的,要及时报相关主管部门。只有对源头做到监管,有效的治理骚扰电话的蔓延,才能使老百姓耳根清净。 作者:月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