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召开2018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会,传达贯彻省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就做好国家2018年度考核评估工作进行部署。(12月25日,西部在线) 每年的年终,各项工作都已进入“收官”阶段,各类年终考核检查验收工作接踵而至,个别单位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为了迎接检查,对照目标考核细则等补资料,迎检资料 “堆积如山”,看似工作做的扎实,准备充分。有的甚至是热衷于跑单位,拉关系,为的就是让全年工作“考”出好成绩。 年终考核本是检验一年工作成败得失、鼓励先进、督促后进,推动来年工作的重要形式,个别单位这种“资料考核”、“跑核”等错误的行为让年终考核失去了其本身的目的和意义。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症下药防止年终考核“变味”。一是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被考核者应该端正态度,实打实认真开展工作,不能想着走捷径,找偏方。在年初对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要找措施抓落实,定期梳理完成情况,确保年终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这样获得的高分才能心安理得。二是完善考核体制。对年初下达的目标考核细则考核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研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考核细则和考评办法,做到“量体裁衣”,坚决杜绝“闭门造车”;要做到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防止“一锤定音”;考核还应听取群众意见,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让群众为干部的工作表现等打分,工作干的好坏不是数字、材料说了算,得让群众真真正正获得实惠。三是增加考核的透明度。监察部门应对考核部门的考核过程进行监督,让考核过程透明化,对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年终考核是一种手段,只有考出真实水平才能真正发挥出考核推动和促进工作的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考核结果,不能为了得到好的名次就走“偏门”,这样既不能让自己安心也是害了别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务实做事凭真本事说话才能心安理得。考核者也要做到公平公正,让事实说话,让年终考核做到实处、达到实效,防止考核变味走样。 作者:王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