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
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明确“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任务,也就是针对产能过剩、楼市等库存过大、债务过重这三个方面,对应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经济主要就是两个方面:生产与消费。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生产端进行改革。举个例子,有个人是专门卖西瓜的,他种植了很多西瓜并高产,但是他居然卖不出去。于是他自然而然地从需求侧开始想办法,他号召人们买他的西瓜,并进行促销。但从效果上看,人们还是不踊跃,而且他的外销也趋于饱和了(也就是说需求侧的作为空间已经很小了)。于是,他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供给侧,然后他发现了问题,他的西瓜籽太多,个子倒都大的很,但皮糙肉厚果实相对较少。这样,他就想到了多种优种西瓜,少种旧品种。这也类似于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兴产业,按需生产,消灭过剩产能去库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供给侧存在结构性矛盾时,部分商品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而又有一部分商品供小于求,产能存在不足。也就是说,企业生产要素投入不够合理,这个问题最终都会影响企业效益与百姓生活,乃至干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当前的问题,不能只立足于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制造业能否迎难而上实现升级改造,密切关系着供给侧改革能否成功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经济要避免脱实向虚,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决心。
虽然,成功的路上总是充满荆棘,中国经济目前仍旧面临风险,外部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各种不利因素给供给侧改革带来重重阻力。然而,在这个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精神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有足够的智慧、充分的勇气,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冲破重重阻力,克服各种困难,将供给侧改革成功地进行到底。
开工没有回头箭,供给侧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必将见证更多的中国奇迹! (作者:停停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