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解决老百姓的生存、生活问题,不仅要解决物质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贫困思想问题,要让贫困户树立“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勤劳致富为荣”的思想观念,从思想上强化脱贫致富的决定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因为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扶人,把人由懒扶勤,由弱扶强,因此,扶贫先扶智行扶志。 坚持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在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把解决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扶贫的先导工作来抓,让农民群众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浓厚氛围。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贫困户,采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和思想障碍,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寻找发展机会,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 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真正地激发群众的战斗决心和战斗能量。驻村帮扶工作,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必须准确把握和处理好“输血”和“造血”关系。单纯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解决一时之急,但解决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问题,只有改善机能、激发活力的“造血”式扶贫,通过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优势产业、着力提高劳动力技能,才能帮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持续发展。 扶贫工作要下村到户,要苦干实干。我们要做到不落一村、不丢一户、不漏一人,必须苦干实干、能干会干。一方面,要有“精细绣花、精雕细琢”的好状态。脱贫攻坚是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务必倾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要严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聚焦脱贫目标、扶贫对象、致贫原因,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聚焦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精准施策、定向滴灌、靶向治疗。另一方面,要有“愚公移山、驰而不息”的好状态。 开弓没有回头箭。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贫困群众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道路上“不掉队”,不仅是驻村队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兑现我们党对人民群众庄严承诺的要求。必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横下一条心,一干到底,我们才能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小新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