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0

[已推搜狐] 脱贫攻坚,从考核开始“真脱贫”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7

主题

44

回帖

811

积分

记者

积分
811
发表于 2018-12-27 22: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关将近,各式考核接踵而至,是对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一年工作成效的肯定。然而,一些地方在迎接扶贫考核验收时,总喜欢在考核软件资料上打主意,不少基层干部反映迎检资料一次一变,甚至出现“县级考核一套表,市级考核说不行,省级考核又变了”的尴尬局面。

考核本是上级督查下级工作完成与否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总结工作经验、检验工作成效、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的一个有效环节。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人们为了应付考核而工作却时有发生,考核不再是根据实际工作进行督查,更多的是成为“材料考核”,纸上痕迹一堆,工作绩效屈指可数,滋生出了不少形式主义、走过场等弊病。

毋庸置疑,工作需留痕迹,所以需要扶贫资料来支撑,但却不能成为扶贫主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目的则是为了帮助贫困户、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让贫困群众过上更好日子。

扶贫考核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核资料扶贫,查看资料仅仅是考核的一部分而已,却不是重要的一部分。资料扶贫,让基层干部整天为了充实扶贫资料而不断“修补”,却忘了走进贫困村、走进贫困户拉拉家常、闲聊几句。痕迹是完整了,工作却谈不上扎实,资料之会多不会少,与群众的交流却只会少不会多,违背了扶贫为民的本质。

脱贫攻坚,脱的是贫困户的“贫”,更是基层扶贫干部的“贫”,只是此“贫”非彼“贫”,却相互影响。五花八门的考核,让基层扶贫干部陷入“资料扶贫”怪圈,只有紧抓脱贫为民不放手,坚决抵制“资料扶贫”,让干部有时间进村入户拉家常,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真脱贫”。

作者:颜华





上一篇:新时代党建工作应“化整为零”
下一篇:青年干部要学用新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2 03:18 , Processed in 0.18965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