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已推搜狐] 莫让“痕迹主义”取代了实干苦干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31

主题

0

回帖

557

积分

记者

积分
557
发表于 2018-12-27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作还没开展多少,记录本中却早已大段铺陈;和群众还没聊上几句,就忙着拍照合影……地方开展工作,不论文字、图片、视频,处处要留痕,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片面强调“工作留痕”,不仅费时费力费资源,更致使假痕、虚痕流行。(12月26日,新华网)
在新闻源提到“为了让脱贫攻坚的资料齐全,山西一些村子在2018年12月份补2014年《减贫人口名单公示》的材料,悄悄贴出来公示3至5分钟,找几位村民摆出认真观看的样子,抓紧时间拍两张照片”。2014年度的资料2018年底来完善,这样的资料有可信度吗?村民摆拍然后张贴公示撕毁,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不会降低吗?照片拍摄打印装档,干部真的理解到脱贫攻坚战役的重要意义了吗?
“痕迹管理”的初衷是为了给上级监督检查留下直观凭证,成为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这种通过科学有效方法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本无可厚非。但部分地区却将“痕迹管理”变成了“痕迹主义”,收到上级文件时,第一反应是要做什么样的资料来应付检查,确保能够在检查中取得好印象得到高分,但这样的“痕迹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种对工作对群众不负责的态度,是将政策执行变了味的主义。“痕迹主义”形成的原因一是上级部门在检查工作时,过分注重看资料,而未深入到项目现场和群众家中去实地踏勘,让接受检查的工作人员认为只有资料做得好,检查就能过。
破除“痕迹主义”难题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干部要认识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与群众息息相关,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其次是转变工作思路,上级部门要将检查资料的方式变更为真督实查,深入实地进行查看,倒逼基层干部将工作落到实处。
“痕迹管理”不等于“痕迹主义”,干部要清楚的认识到“痕迹主义”是一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摒弃“痕迹主义”做法,真正用实干苦干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赵清)





上一篇:领导干部要自觉净化“三圈”
下一篇:民主生活会就得“火辣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2 10:51 , Processed in 0.18249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