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annie 于 2018-12-27 21:46 编辑
构塑贴民为民的“党员义工”志愿服务品牌
山东省昌邑市充分发挥市义工联合会的基础优势,出台《推进义工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成立市义工联合会党委,把全市义工纳入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广泛动员,有计划地引导党员群众参加志愿服务,特别领导干部带头,发挥了强烈的正向引导效应。(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7日) 志愿服务是一个将温暖注入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暖阳,积极而温暖。但在为群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系统、科学化的组织,服务质量不高,义工资源缺乏高效的配合。如何打造一支服务能力强,服务面广的义工队伍?以党建为统领,打造以党组织为主导的义工组织架构,能够使党员义工提供高效高质的志愿服务,打造出有组织、有资源、有力量的党员义工品牌。 整合资源,推动党员义工服务“品牌化”。积极构建由义工党支部牵头的党员义工“资源库”,将民政、教育、卫计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群团组织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给党员义工队伍注入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力量。同时,可根据党员义工的年龄结构,性格爱好,工作经历等打造出“夕阳义工品牌”“巾帼义工品牌”等,有针对性的提供志愿服务,使被服务群众有更亲切,更贴心的服务感受,使党员义工服务更有特色,更暖人心。 广泛吸纳,推优培养党员义工“蓄才池”。有组织,高品质的志愿服务,不仅使被服务的群众有幸福感和满足感,更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科学激励考评,有效的进行“培优推优”,优先把优秀群众义工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优先推荐为发展对象,及时把优秀党员义工培养成义工骨干、优秀义工骨干培养成义工组织负责人,全面筑牢党员义工的“蓄才池”,确保党员义工的结构更加优化,队伍更加精锐,服务更上品质。 “党员义工”品牌的构塑,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党员群众的志愿服务的热情,为构建齐心共济,共建共享社会增添一抹红色的暖阳。(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