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容 于 2018-7-30 18:10 编辑
“最后一公里”还要跑多久 河南六旬老汉退休后去打印退休信息表时,才发现自己在档案中竟然“当”了多年的女性!而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从今年2月起,他多次往返于单位和省社保局,但至今无果。从错误的“女”变成男,改一个字到底有多难?(7月30日,澎湃网) 几年前李克强总理怒斥了“证明你妈是你妈”的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曝光各种奇葩证明的热潮。而今河南老汉的身份证也证明不了自己是男性,省社保局老汉要求单位报材料、盖公章、经办人签字、领导签字,然后再办理更正,不接受个人申请。 真的需要这么多手续才能证明自己是男性吗?这些手续其实都是办事部门的免责金牌,与其说是拿来卡别人的,不如说是拿来保护自己的,有证明就可以证明不是我们的责任,哪怕出了事也能推到当初证明的机构上。这看起来是推诿之举,但动机无非是为了规避风险,推脱责任。 我国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本质特征。然而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一些对“该管的事”没有管到位,百姓对层出不穷的“奇葩证明”和各种繁杂的手续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伤透了心。 河南老汉把“女”变成“男”,跑了5个月仍没有改过来,就其本质是某些政府部门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服务理念不强,做事存在慵懒散的现象。社保局的领导干部不愿做细致深入的工作,没能及时分析和清理哪些证明材料是必须的,哪些是多余的需要清理的。干部怕担责任或有意推卸责任,服务意识不强,要求单位提供诸多手续才能把老汉从“女”变成“男”,其目的是让行政部门免除了信息筛查成本和后续的责任承担风险,是以个人的“多劳”来换取行政部门的懒政惰政“永逸”。它未能站在服务对象的位置来思考行政行为,根本上是一种行政本位与权力本位意识。 单位出具了证明材料还是不行,老汉在烈日下又多次奔走于省社保局和银行之间,可谓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就其本质是管理部门内部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有效的信息不能做到共享,就只能靠着各种“证明”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证明”的内容是否准确就显得无关紧要了,由此催生出各种推诿拖延。老汉的“最后一公里”不知还要跑多久才能到达终点。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身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都要记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掌握公权力的行政人员要时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把服务观念深入工作之中,自觉承担责任,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管理方式多一些灵活,少一些呆板僵化,民众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实现公权力到服务的蜕变。 (作者: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