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其中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仁政”思想。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即老百姓对国家的拥护,民心向背事关国家兴亡。大禹治水,赢得民心,夏朝得以建立。夏桀大兴土木、无休止地征发百姓,百姓不堪沉重压迫,发出“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诅咒,商汤趁机攻夏,夏朝灭亡。商汤关心百姓,重视人才,得民心,商朝逐渐强大。商纣酒池肉林,丧失民心,最后于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文王“修德行善”、重视农业生产、任用姜尚,国力增强。周幽王昏庸无道,“烽火戏诸侯”,被戎族杀死,西周灭亡。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更替无疑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最佳诠释。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扶贫工作就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最大的利民工程,领导干部要深入贫困群众的家中,了解贫困群众的需要,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问题,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政教有经,令行为上。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本思想”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更多的是要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正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将利民政策落到实处,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邹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