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选好用好年轻干部,武汉近年来规范破格提拔工作,加强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招录工作,鼓励和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墩苗成长,在重大项目、工程中锻炼;也有计划地从街道(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选调生、选聘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市区党政机关,已发现300多名“狮子型”干部人选。(7月30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广袤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广阔空间,在基层积淀的厚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干部未来事业发展的高度。年轻干部要成长,唯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反复磨练、不断淬炼。 青年干部要有投身基层的坚定决心。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最好的土壤。基层年轻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窗口,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扎根基层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年轻干部要真正扑下身去,主动到问题和矛盾最多的地方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最困难、工作最薄弱的地方去,真实掌握基层情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了解群众期盼,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最生动的一线汲取营养,快速健康地成长。 青年干部要有投身基层的责任担当。基层工作强度大、环境差、矛盾复杂,大到国家政策落实,小到家长里短的处理都蕴藏着大学问,对年轻干部来说确实是极大的考验。而面对重重考验,年轻干部要不怕吃苦、要不怕吃亏,从而练就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与担当,敢于“涉险滩”的能力与本领、敢于“闯难关”的胸襟与气魄。基层年轻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职责才会有多大成就,要正确认识个人身份的特殊重要性,牢记自身担负的责任,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争当实干家,不计较个人得失。 青年干部要有投身基层的群众意识。青年干部不仅要“深入基层”还要“心入基层”,主动积极在基层中弯下腰、沉下心,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向群众学习。基层年轻干部在群众面前要杜绝出现“官架子”、“臭架子”,切实做好“官样子”,要时刻把群众当亲人,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只有放下架子,做到平易近人,态度诚恳,群众才愿意接近、支持和信服你,群众才愿意掏心窝子说真心话,你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真实的想法,才能真正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古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基层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只要与群众心连心,砥砺前行,久久为功,就算小草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莫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