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回复: 0

“工作留痕”也是“不作为”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

主题

1

回帖

80

积分

记者

积分
80
发表于 2018-7-30 09: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作留痕”也是形式主义
工作留痕的初衷,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干部在岗干事,是工作过程和成果的一种记录,但是一味强调留痕,使时时事事都要求“留痕”,会使有些干部认为不需要干事,只需要将痕迹留下来就行;有些干部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工作留痕上,很难有精力深入了解工作,专心认真工作。
基层干部对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台账不会陌生,可以说是对此不堪其苦。尤其是,当前“精准脱贫”攻坚战,迫在眉睫,基层单位少不了一大堆资料盒,一大堆工作台账,一大堆文件。只要是谁的文件多,资料多,文件盒子多,谁的资料做得扎实,环环相扣,图文并茂,有安排,有部署,有“效果”,换句话说只要在文件堆里能够看到“落实的过程”,看得到“工作痕迹”,不管工作做没做,也不管有没有效果,只要落在了纸上,只要留下了痕迹,也就算了交差。也就会得高分。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对工作落实的检查中,不是开个座谈会、看看文字材料就能查到实情、看到实效,而是要多到田间地头、农村院坝,了解实际的工作情况、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一味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检查,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宝贵资源,而且容易产生用材料“精美不精美”来衡量工作“扎实不扎实”的错误导向,影响党员干部形象,伤及事业发展。
“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之所以出现,究其根本,还是思想上出了问题,政绩观念有了偏差。一些基层干部搞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唯上不唯下、唯虚不唯实,只想个人进步、不顾群众冷暖,工作中敷衍应付、投机取巧,脱离实际、跑偏走样。另外,一些上级部门在布置工作时过分强调和追求痕迹上的完美无缺也是导致留痕工作变形走样的重要原因,只顾高高在上布置工作,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地调研,互不沟通,闭门造车,导致检查内容与基层工作严重脱节。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所以不能单纯留痕,要学会留“真痕”,本着一种务实精神,在做好工作之后,留下工作痕迹,要让“工作留痕”回到督促工作落实的正确轨道上来。需要上下配合,上级机关在考察时候,重形式更重内容,重结果更重过程,多俯下身子到基层,多去了解群众心声,下级机关要优化工作作风,确保工作真落实、硬落实,让各项政策在执行中不打折扣,为群众汇聚更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上一篇:青年干部应秉承“匠人精神”
下一篇:青年干部扎根基层方能“淬火成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7 20:45 , Processed in 0.16845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