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部《我不是药神》在各大影院热映,更是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思和共鸣,影片讲述的是慢性粒白血病患者群体用药难题,在影片中,很多患者因为买定价高的进口药而倾家荡产,后来,印度“走私药”的出现仿佛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曙光,但是,“走私药”又被警察查获没收,甚至面临法律的惩罚。影片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人民群众面对高昂的“救命药”是在病痛中煎熬,还是铤而走险,是尊重生命,还是与法律在博弈,这无疑戳到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痛点。 当前形势下,购买走私药、仿制药必然不是长久之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不妨考虑以下出路。 鼓励研发,自主创新再提高。影片中一位大妈面对警察的审讯,用几近乞求的语气说:“我吃进口药,吃的存款没了,房子没了,家没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是假药不让吃,药假不假我们吃的人能不知道吗?你们把药没收了,我们就只能等死了!”大妈的言语不仅道出了药品贵,更剑指国产“救命药”的稀缺。因此要鼓励制药单位自主创新开发国产药,要在资金上加以扶持;要在知识产权上加以保护;切实提高制药单位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国产救命药的研发与临床实验。 降低成本,多措并举再出发。早在今年4月和6月,李克强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日前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作出新的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除此之外,药企机构还要加强对进口药品的监控管理,坚决杜绝贩卖假药,高价倒卖等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吃得起“救命药”,更要扩大进口药零关税辐射面,确保人民群众选择多样性救命药,保障生命安全。 纳入医保,报销额度再提高。目前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将这多种进口药、“救命药”纳入医保,减轻了癌症患者吃药贵、家庭负担重的问题,但报销种类和报销额度有限,对于患癌或其他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来说,进口医药费仍是不菲的指出。因此要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将更多的进口药纳入医保,更要在条件允许范围内提高“救命药”的报销额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