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新时代下,共产党人必须不忘初心,孜孜不倦地奋斗的历史使命。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能不能完成,关键在于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关键在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把牢政治方向,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生命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诞生那刻起,历经97年的风雨沧桑,从建党之初50多人的小党,逐步发展成为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不管是战争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法宝”。“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本质,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苏联共产党的失败,归根结底就是党的政治建设弱化,党的政治方向“变向”而造成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汲取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教训,始终把牢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始终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始终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领导。坚决深入贯彻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要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我们的奋斗方向、人生目标、价值取向。要深刻反思深悟,对标对表,“体检”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与党同向同心同德,以蓬勃发展、青春激情的生命力量,戮力同心 、砥砺前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把好民心所向,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诞生的那刻起,就确定了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的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忘我工作,甚至牺牲生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每一次面对困难,每一次应对危机,每一次渡过难关,都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给予的支持,给予的力量。正是有了“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奋斗目标,才不会迷失反向,正是有了“依靠人民,把握民心,深知民意、服务人民”的根本方法,才汇集无限的力量,强肌健体,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四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激发奋斗热情,对人民有颗赤子之心,尊重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手牵手、心连心。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拒腐防变的政治本色。 把实标准制度,是从胜利走向胜利重要保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离不开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只有好的体系和机制,才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仿作用,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大力加强制度治党建设,从规范党内生活做起,认真贯彻落实好尊崇党章、遵循宪法、遵守纪律的要求。要规范党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运行规则,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努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政治生活质量,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坚持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德行、担当、能力、廉洁五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结合实际研究细化具体标准和方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智力和活力。要让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用权、齐家的模范和典范,真正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坚持“四个自信”,不断发挥制度优势,不断汲取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制度激励的动力源泉,永不停息地奋斗在实现共产党人的理想和目标中。 (作者:张云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