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已推搜狐] 别让“扶贫之风”成为“人情之风”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147

主题

8

回帖

4055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4055
发表于 2018-12-11 16: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坚决制止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行为。要求各地在组织扶贫观摩、调研等活动中不能摆放、不得赠送扶贫产品,参加活动的人员不品尝、不收受扶贫产品(2018年12月9日,人民网)
      随着2020年的逼近,我国“全面脱贫”已处于倒计时阶段,各地倾尽全力,领导干部们纷纷深入贫困地区,有计划、有针对地帮扶,以保证2020年的“高质量”脱贫,但在一些地方在发展产业扶贫过程中却出现了“人情送礼”的行为。有的地方、企业以“人情”或者帮助推广产品、宣传品牌等名义向前来学习、考察、调研人员赠送“扶贫特色产品”,有的单位和人员借机收受土特产品。如:中部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山区乡镇,采取“企业+村民”的发展模式,以种植茶叶作为当地脱贫主打产业。企业年产茶3000斤左右,却只卖出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被当做“人情”送给了前来参观、学习、考察的人员。
      诚然,通过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举措,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富起来,本是一件让人拍手称快的好事情,但如果把“扶贫产品”当成“赠送品”送人情,摆谱、邀功,“精准扶贫”变成“精准送人情”,扶贫意义就大打折扣。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一个人,没有规矩,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纪律和规矩,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
      翻开中国共产党党史,早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最简明最朴素的传统和纪律。从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结算伙食账再到习近平主席在延安梁家河交的午餐费用,都彰显出国家领导人高度的纪律严明性。
     岁月荏苒,回首中国共产党奋斗前进历程,不难看出,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最终取得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无一不是秉承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拿农户一瓜一枣”等优良传统。但在中国共产党历经岁月洗礼的今天,少数领导干部却无视党纪国法,无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最初明目张胆的“吃、拿、卡、要”再到借扶贫之风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几年前,某省一巡视组在巡视该省一贫困县期间20余天花费80万,引得众人哗然,如此种种不良风气,如果任其滋生膨胀,必将损害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完成。
     所以,一瓜一果不是小事,一茶一饭总关廉洁。要充分认识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行为的危害性,从严要求,抓早抓小,遏制苗头,防微杜渐,在“扶贫”道路上,还“扶贫”工作良好秩序,脱贫攻坚才会落地有效。(作者:邹云)





上一篇:基层党建服务民生,首先就要让群众少跑路
下一篇:十一届四次全会下“良方”,治蜀兴川在“行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1 22:15 , Processed in 0.21819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