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12月1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聚焦解决教育、医疗、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难题,谋划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12月11日四川日报刊载) 聚焦解决教育问题,办好民生实事,提高群众幸福感。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五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深化教育改革为驱动力,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着力办好教育民生工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加大教育向困难地区的投入。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继续保障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确保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解决医疗问题,办好民生实事,提高群众幸福感。通过规范医疗救助程序、加大医疗财政投入力度、完善门诊住院救助和扩大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等途径,遵循保障重点,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的原则,解决群众医疗问题。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深入群众,向群众讲解医疗政策、健康教育、凝聚干群力量,办好民生工程,提高群众满意度度。 聚焦解决社保问题,办好民生实事,提高群众幸福感。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社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民生之依、民生之基的稳固。为了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大力完善社保制度,扩大城乡社保覆盖范围,拓宽社保资金来源渠道,使百姓身上系着一根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带”,让人民群众踏实生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百姓有所呼,民生有所应;百姓有所求,民生有所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教育、医疗、社保问题是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必要途径。 (作者:钟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