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12月6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5个督察组全部完成督察进驻工作。进驻期间,督察组共受理有效举报38133件,合并重复举报后向地方转办37679件。地方已办结26873件,其中,责令整改12240家;立案处罚2991家,罚款21414.36万元;立案侦查186件,行政和刑事拘留88人;约谈1804人,问责2177人。(12月10日人民网) 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复杂,除了人口压力过重这一基本因素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城市化发展迅速,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结构性污染突出,加大了环境保护的难度;规划布局不当,加剧了污染危害;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保护环境法制不健全,执法机构薄弱,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突出。 所以笔者认为,环境保护工作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一切人类活动都影响着环境变化,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规、以立法形式确立公民环境权的地位、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来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二是应加强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力度,严格考核评价。形成企业、政府、群众三位一体的多渠道的监管机制,使得法律真正的对环境保护起到作用,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把工作落实、落细,明确考核标准,明确工作导向,提高工作成效,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培养干部工作热情。三是必须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视起来。既要加大对农村环保工作经费的投入,还要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 习总书记说过“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而言之,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文/年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