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治理来说,街道和乡镇是最基础的环节。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北京市社会治理重心进一步向基层下移,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发现和处置更加及时有效,重点难点工作取得新突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得更加有力,城市应急响应也更加及时。群众的诉求就是哨声,来自基层一线的“哨声”一响,政府部门就要快速响应,有效解决群众诉求。(2018年12月10日 中青在线)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致力于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疏通了政府工作的血液循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政部门是与百姓接触最密切的部门,百姓对国家的整体印象大部分来自于基层的办事制度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而最能体现政务效力的也是基层党政部门。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在工作方式上一定要抓落实,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为疏通政府工作的血液循环贡献力量,得到百姓的信任。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有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压舱石”,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国家的一切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在百姓的心中树立精神支柱。党长期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幸福,“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党的执政能力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民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党和国家机构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载体,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构体系,党和国家的意志就不能有效地表达和实行下去,就会在党的机构“链条”上形成“脱节”的现象,就没有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有助于将“脱节”的“链条”连接起来并涂上“润滑油”,使“链条”越来越顺畅高效。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需要权责的对等。街道和乡镇处于行政序列的末端,为使街乡的“哨子”吹得嘹亮,需要给街乡赋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实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让街乡的针串起了各个职能部门的线。然而街乡若是没有权利,许多工作只能流于表面,而不能有效的完成,所以在承担相应责任的前提下给基层赋权是非常必要的。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优化协同高效的党和国家管理体制需要党和人民共同努力,需要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独出手眼的能力牢牢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抓实干,为疏通政府工作的血液循环贡献力量。(焉南) 新闻源: 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12/10/content_1784594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