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导向明确、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体系。作为一大亮点,《意见》明确提出,我省将建立向重大发展战略、产业企业、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以及青年人才倾斜的人才评价特殊通道。 ——四川日报 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涉及到对于人才的评价,人才评价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任用和选拔。现有的一些人才评价标准和体系存在过于片面的问题,无法对人才进行全方位、较准确的评价。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近日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求破除以往人才评价的“三大限制”。 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唯奖项”限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往对于人才的选拔可能更加注重人才的学历水平,是否发表过重要学术论文,是否获得过什么领域的重要奖项等等。只要毕业的学校好,在校期间拿过了不少奖,简历内容丰富,就大致判断这是一位优秀人才。而近年来,对于人才任用选拔的标准也逐渐从只看业绩转向以品德为先。一个人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良好品德方能以人民利益为重,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行为准则。 破除“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限制。人才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人才资源尽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今,“共享”这个词语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器等等新兴事物层出不穷。借助这一理念,引入“人才共享”,让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才能够渠道畅通的自由交流、相互碰撞,更有利于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而在这一点上,政府能够做到的就是打通人才之间的交流渠道,破除“户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关系”等方面的限制,为人才自由流通扫清障碍。 破除“一评定终身”限制。从大学毕业到初入职场,从懵懂无知到身经百战,人总是在不断改变、不断成长的。随着自身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所经历事情的不断增多,人才的思想、能力都会不断变化,以往的“一评定终身”就显得过于片面了。将人才评价进行动态调整,包括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的改变,让人才评价结果更贴近于人才每个时间段的真实情况,从而为人才任用提拔提供最可靠的凭证。(梦小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