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尹超 于 2018-12-10 11:17 编辑
给网络游戏过“安检” 还青少年健康人生
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7日报道,由来自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高校、专业机构、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研究网络游戏和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于近期成立,负责对可能或者已经产生道德争议和社会舆论的网络游戏作品及相关服务开展道德评议。并对首批20款存在道德风险的网络游戏进行了评议。经对评议结果进行认真研究,网络游戏主管部门对11款游戏责成相关出版运营单位认真修改,消除道德风险;对9款游戏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关于“网络游戏致瘾”的讨论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前些时候颇具争议的《王者荣耀》手机游戏,由于该游戏设计者事实上没有把好年龄关,有众多低于16岁的孩子陷入游戏中。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和内部调研分析,12岁以下玩家约占比3.62%,13至17岁玩家约占比14.50%。估算约有3600万中小学生参与到这款游戏中,使手游成了新时代“黑网吧”,也被不少网友戏称为“王者农药”。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消耗时间、金钱的同时,虚拟世界让他们不成熟的心智很容易滑向各种不健康的深渊,甚至患上了"网络游戏成瘾症",混淆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严重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网络游戏中“充斥着暴力和色情、对武力的崇尚和追求、以及强者通吃的原则、对于性的模糊甚至歪曲表现”等等此类内容,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心灵的腐蚀。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 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一方面是家长和孩子们与网瘾的苦苦斗争,一方面是网络游戏商们想尽办法要让青少年越陷越深,一场看不见销烟的斗争背后,谁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谁来帮助他们走出网瘾的深渊?又是谁来让他们在雨季花季的阳光下,自由和健康地呼吸?虽然部分网游企业也曾经推出过一些防护措施。但这些措施,家长们至今没看到有什么效果。为了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监管部门已多次不断采取相关措施,各部委文件一道又一道,媒体的批评一篇又一篇。 少年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网游开发者应当多创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有积极影响的作品,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网络游戏。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网游虚拟空间也绝非道德真空地带,网游企业更不能眼里只有利益,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成立和有效运作,相当于在版号审查的基础上额外又加了一层审查,对那些以低俗为乐、粗俗为美、暴力为趣的“毁三观”网络游戏,设置“安检”、及时叫停,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行业发展负责。禁网游乱象、防游戏沉迷,要法治与德治并举、自律与他律相济,才能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和成长氛围,让健康之花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绽放。(作者:尹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