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具了一味“药”用于“刮骨疗毒”,“药品说明书”只有600余字,“药理”作用是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从而涤荡作风痼疾、扫除党内积弊,这味“药”就是中央八项规定。 八项规定落实六周年,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808起,处理3495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人。无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这些深入骨头的“毒液”都慢慢被中央八项规定这把利刃给刮除了。 各类“行业潜规则”没了,送礼走关系的路堵了,不必要的饭局少了,奢靡歪风被刹住了,许多高档消费也走亲民路线了……深入群众、大调研、各平台的热线等等,领导们揭开了神秘面纱,与民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基层政治生态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然而,就在大刀阔斧、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伟大的成绩的同时,各类“四风”问题的变异“病毒”也随之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仍深根于某些官员意识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变着法儿地回潮了。实地调研变成了领导的走秀场,送礼通过各大支付平台暗地操作,有的机关单位白天开会,晚上工作……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认为,现在正是反“四风”的拉锯战时期。在经历了严肃整治后,吃喝歪风和腐败也衍生出了“抗体”,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从公开转入“地下”,查处难度越来越大。 今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第八章“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中,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形和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四风”问题,刮骨疗毒必须配上靶向治疗。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更要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 各级领导干部要形成“头雁效应”,敢于担当、勇于表率,带头营造清风正气,面对“四风”问题,要对准聚焦、持续“亮剑”,狠下“刮骨”的决心。 艰辛的抗日战争经历了漫长的14个年头,流血牺牲的年代已经过去,新时期的美好生活并不意味着享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激浊扬清的战争必会一直持续。(作者:张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