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困难挑战年年有,但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面对困难,应对挑战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能力的试金石。要经千锤百炼成器,受烈火淬炼生辉,要披荆斩棘,有将顽铁段成利剑的毅力,把坚不可摧的困难壁垒转化为玄妙生机。 一是勇于面对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优秀的党员干部,从不视困难为畏途,而是勇于在困境中寻新路,将困难转为迈向新高度的机遇。作为党员干部,要具备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回避、不退缩,认识“困难里往往蕴藏着机遇”的深刻含义。要像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那样,面对兰考风沙盐碱时,将面临的巨大压力视为改变自然、提升城市面貌、造福百姓的奋斗起点。要如众多扶贫干部在攻坚战中,将贫困看作必须攻克、也必将能攻克的重要任务。要有在逆境中保持高瞻远瞩的定力、在迷雾中锚定前行方向的能力。 二是学会分析困难。党员干部要想从困难中破局,要肯拨开迷雾,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的分析能力,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直纸问题本质和根源,找准关键环节。要从重重困难中发现“突围点”,更要在一次失败的教中深刻总结反思,干部不仅要有“破”的勇气,更要有“立”的智慧,将困难层层剖析,找到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点”。 三是要以困难为切口,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将困难转化为机遇,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党员干部要具备过硬的能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勇于担当,更要主动作为。在困难面前,不能依赖等待、拖延解决问题,而要发扬主动斗争的精神,敢碰“烫手山芋”。要依靠群众,要善于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凝聚民心,将解决困难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提升组织动员能力的过程,从而汇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