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回复: 0

扎根沃土践初心 接续奋斗谱新篇 基层工作奏响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强音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

主题

0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发表于 2025-10-23 15: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当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擘画至“十五五”的新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其最深厚的力量源于基层,最坚实的基石也筑于基层。基层工作者,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接续奋斗中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最温暖的篇章。
一、 领会“指南针”,在深学细悟中把准基层奋斗方向
“十四五”的辉煌成就,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思想的正确指引。对于基层工作而言,这同样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定盘星”和“指南针”。基层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要求。它意味着在社区治理中,要践行“人民至上”,将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乡村振兴中,要体现“共同富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乡亲;在推动发展中,要坚守“高质量发展”,守护好绿水青山与人间烟火。只有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将宏伟蓝图转化为一项项惠民政策、一桩桩暖心实事,才能确保基层工作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二、 深耕“责任田”,在为民服务中彰显现代化温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基层,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战场。从建成全球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到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国家层面的每一项成就,最终都要通过基层工作者的双手,转化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们日复一日,穿梭于街巷阡陌,倾听“家长里短”,解决“急难愁盼”:是社区干部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奔波协调,是驻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殚精竭虑,是网格员守护一方平安的日夜巡查,是窗口工作人员高效便捷的暖心服务。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微治理”、细致入微的“软服务”,汇聚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民意基础和最磅礴的群众力量。
三、 勇当“排头兵”,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无数破解难题的“金点子”都来自于一线实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工作者更要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他们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新模式,提升治理效能;他们运用数字化工具,打造“智慧社区”、“数字乡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他们推动“议事会”协商,实现“有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他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中寻找基层机遇。这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改革创新,正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四、 筑牢“安全网”,在统筹兼顾中守护和谐稳定根基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面对各类风险挑战,基层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坚守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排查隐患,防患于未然;他们奔波在矛盾纠纷调解的前沿,化干戈为玉帛,促进社会和谐;他们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抵御各类风险,守护万家灯火。这种“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在惊涛骇浪中也能稳如磐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都是中国式现代化这部壮丽史诗的书写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根广袤基层,永葆为民初心,激发奋斗豪情,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必将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新篇章,贡献来自基层的、坚实而闪亮的力量!





上一篇:深悟第五卷 奋进现代化
下一篇:守住人民的战斗堡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4 01:59 , Processed in 0.17283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