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烈士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花篮庄严肃穆,9个大型花篮寄托着全体中华儿女对英烈的深切缅怀。这场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堂生动的精神教育课——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英烈精神中蕴含的担当、奉献与创新基因,正为新时代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以英烈精神铸魂,是从历史丰碑到时代答卷的传承,在时代征程上书写新篇。烈士纪念日仪式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整理花篮缎带的细节,彰显着对初心的坚守。这种担当精神在当代具化为解决发展难题的行动自觉。面对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华为等企业以“不信邪、不怕鬼”的勇气,将技术封锁转化为自主创新契机,在芯片、5G等领域实现突破。这种“把挑战当机遇”的魄力,与英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担当一脉相承。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从乡村振兴到产业升级,每一项任务都是对担当精神的现实检验。当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破局开路,便是在新时代续写英烈精神的壮丽诗篇。 以英烈精神铸魂,是从个体牺牲到群体共治的升华,在时代征程上书写新篇。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少年儿童高唱队歌,象征着精神传承的生生不息。在基层治理中,这种奉献精神正转化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生动实践。从个体到群体,这种精神基因已深深融入民族血脉,将担当转化为破解难题的行动,将奉献升华为社会治理的共识,将创新凝聚为推动发展的动能,在传承中开辟未来,在奋斗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既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更是对时代最响亮的回答。弘扬英烈精神不是简单复制历史场景,而是通过制度设计让奉献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当每个个体都能在集体中找到价值坐标,社会治理便拥有了最深厚的根基。 以英烈精神铸魂,是从突破封锁到发展突围的跨越,在时代征程上书写新篇。创新智慧在当代发展中尤为关键,面对资源环境约束,浙江通过推进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将成长烦恼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机遇,走出了内涵式发展道路。首钢老厂区依托冬奥机遇进行功能性改造,从“工业锈带”变身“科幻乐园”,创造了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典范。这些实践印证,真正的创新者从不畏惧压力,而是善于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唯有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突破条框,才能将发展“绊脚石”变为进步“垫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