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人民智慧 绘就现代化蓝图 当前,中国正处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十五五”规划作为指引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其编制过程广泛问计于民,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不仅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决心。这场跨越时空的民主实践,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汇聚民智、凝聚共识的精彩缩影。 网言网语,民主实践展新姿。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民主实践开辟了新境界。短短一月之间,三百余万条网民建言如潮水般汇聚,这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网络空间的鲜活映照。从田间地头到城市书房,从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亿万民众通过指尖传递心声,将个人期盼融入国家蓝图。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参与方式,让民主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可感知的日常实践。当每一条建议都被认真对待,每一个声音都得到应有尊重,民主的内涵便在这次次互动中不断丰富,民主的质量也在这种广泛参与中持续提升。 指尖民情,执政根基焕新彩。主动倾听“原汁原味”的民间声音,彰显了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网络征求意见打破传统信息传递的层级壁垒,使政策制定者能够直击社会最真实的需求与期待。这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自觉行动,正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动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制定不再是封闭的“内部事务”,而是开放的公共讨论;民众也不再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种深度互动不断夯实着执政的群众基础,使各项决策更能贴近实际、符合民意。 同心合力,治理转型谱新篇。汇民智促善治,展现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演进方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本质上是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广泛吸纳网民建议,标志着我们的治理体系正在向更加开放、包容、协同的方向深化发展。这种治理模式的创新,不仅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更培育了公民的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当千万个头脑为共同未来而思考,当亿万双手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必将迸发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推动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新的飞跃。 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在民主中凝聚力量,这既是“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鲜明特色,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这种深入基层、直达群众的民主形式,必将持续释放其独特效能,推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