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全国各族人民正以昂扬姿态庆祝盛世华诞。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作为新时代基层青年,我们既是伟大征程的见证者,更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层青年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乡村振兴一线、社会治理前沿、民生服务末梢书写青春答卷。 一、铸牢信仰之魂,做新中国建设的“初心守护者” 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的精神支柱,更是新中国建设的力量源泉。基层青年身处服务群众、连接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唯有筑牢信仰之基,才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方向坚定。要以国庆为契机,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新中国7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扎根基层的定力,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岗位上,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坚定的信仰为新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二、锤炼实干之风,做新中国建设的“攻坚排头兵”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是一代代人苦干实干拼出来的;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更需要基层青年以实干担当去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基层作为发展的“主战场”,面临着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诸多任务。基层青年要主动走出“舒适区”,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岗位:在乡村振兴一线,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社区治理中,主动承担矛盾调解、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工作,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民生服务领域,耐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用实干为新中国建设攻克难题、打开新局。 三、厚植为民之情,做新中国建设的“群众贴心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中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层青年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更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真情服务赢得群众信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栋,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要积极宣传国家惠民政策,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政策内容,帮助群众用好政策、享受红利。要以“把群众当家人”的情怀,在服务群众中传递温暖、凝聚力量,让基层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为新中国建设汇聚起最广泛的群众力量。 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每一代青年都在时代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的基层青年,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既要有“请党放心”的豪情,更要有“强国有我”的担当。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