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了重要指示,为党的作风建设指明方向,而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作风优劣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唯有聚焦基层痛点、抓住关键环节,才能以优良作风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让作风建设在基层扎根结果。 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作风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环节,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至关重要。党员干部应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和正确政绩观。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基层干部要自觉养成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好习惯,从思想上拧紧“总开关”,在行动上不偏离为民服务的轨道,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健全问题解决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基层作风问题复杂多样,若不能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势必积重难返。建立健全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即知即改的原则,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迅速整改,需长期整改的问题则制定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要建立问题分类处理和跟踪反馈机制,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此外,还要定期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 强化监督执纪,确保风清气正。监督执纪是基层作风建设的有力保障。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监督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群众是基层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对干部作风感受最深。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方便群众对干部作风问题进行举报和反映。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让群众感受到监督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督执纪,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中存在的问题,让基层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良好的作风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