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发展,共绘创新蓝图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核心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为我们锚定了前进航向。我们要以原创突破为核心、以产业融合为路径、以人才支撑为根本,不断释放科技创新的磅礴动能。 原创突破,打造技术攻坚“硬核引擎”,抢占发展先机。原创能力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下好原创性、引领性研究的“先手棋”。这要求我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前沿方向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例如,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平台,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未知;在重大科技项目中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打破部门壁垒,集聚最优力量攻克技术难题,以原创突破点亮科技发展的“灯塔”。 产业融合,构建成果转化“黄金通道”,激活经济潜能。科技的价值在于应用,创新的生命在于转化。要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须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这要求我们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机制,让创新成果能够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是关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重点产业创新联盟,鼓励大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与整车制造、智能驾驶等产业环节融合发展,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完整产业生态,让科技创新成为拉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 人才支撑,培育创新发展“源头活水”,夯实智力根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构建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这要求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为人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既要引才聚智,也要育才固本。一方面,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顶尖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赋予其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另一方面,加强本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通过“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成长平台,鼓励他们在关键岗位上挑大梁、当主角。同时,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人才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的“永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