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晟 于 2025-9-24 14:28 编辑
纵观寰宇,中国屹立不倒,多少前辈先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品读抗战史料,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挺立的身影、在民族危亡时迸发的力量,始终激荡着人心。中国抗击列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光辉,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铸就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觉醒的转折点。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奋进力量,以强国强军之姿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一、以史为鉴:在记忆传承中筑牢和平根基 中国的抗战历史,是一部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英雄史诗。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战,到 1937 年七七事变后的全面抗战,十四年岁月里,无论是正面战场的浴血拼杀,还是敌后战场的游击抗争,无数仁人志士用 “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赤诚守护家国。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腹含草根树皮战斗至最后一刻,赵一曼面对酷刑仍坚守信仰,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用生命诠释忠诚,这些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名字,见证着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这段历史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从来不是凭空得来的礼物。近代中国因国力孱弱、军备废弛,沦为列强欺凌的对象,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苦难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心中无法磨灭的伤痛。铭记抗战历史,就是要传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让后人懂得和平的珍贵;就是要坚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民族气节,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始终挺直脊梁。唯有将历史记忆融入民族血脉,才能让和平理念真正扎根人心。 二、以强为盾:在强军实践中守护和平发展 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军不强则国不宁,国不宁则无和平。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装备落后、补给匮乏,虽有一腔热血却难敌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而如今,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从 “两弹一星” 筑牢国家安全基石,到航母编队驰骋深蓝、隐形战机翱翔天际,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守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强柱石。强国强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平。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无论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还是为地区冲突提供建设性解决方案,都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但和平需要实力守护,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有抬头之势,我们更需以抗战历史为激励,持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为和平发展保驾护航。这种强大,不是为了侵略扩张,而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铭记抗战历史,是对先烈的告慰;强国强军实践,是对和平的承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更要在实践中锤炼强国本领,让和平的阳光始终照耀在中华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