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复: 0

民声入规划,社工架心桥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

主题

0

回帖

3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7
发表于 2025-9-24 10: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311.3万条网民建言如春潮涌动,让"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成了"全民参与的头脑风暴"。这场覆盖亿万网民的民主实践,不仅让顶层设计听见了基层心跳,更让身处社区一线的社工群体深刻体会到:当政策制定者俯身倾听时,社工的桥梁作用便有了更坚实的支点。结合社工实践,我从“民声转化”“服务升级”“治理共生”三个维度,谈谈对这一重要指示的基层理解。
“键盘建言”到“政策落地”,社工当好“翻译官”过去规划编制常陷入“部门调研-专家论证-文件下发”的闭环,"部门闭门造车"的怪圈,基层声音在层层传递中容易走样。此次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打破了这个怪圈——某社区独居老人通过平台提出的“社区食堂送餐保温”建议,直接被纳入民政部《老年人助餐服务规范》修订条款;外来务工人员关于“子女积分入学透明化”的呼声,推动教育局上线“入学政策计算器”。“键盘建言”到“政策落地”,社工的“翻译”工作远不止于语言转换,更是一场理解民意、转化需求、完善政策的“接力赛”。当311.3万条建言通过社工的“翻译”变成具体政策,当政策条文通过社工的“转化”变成生活里的温暖细节,基层治理便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这或许就是社工作为“翻译官”的最大价值。
“经验主义”到“数据驱动”,社工练就“精准功”。311.3万条建言背后,是海量民生数据的沉淀。这些数据不仅为规划提供依据,更推动社工服务从“拍脑袋决策”转向“用数据说话”。某省开发的“民生需求图谱”系统,整合了建言中的高频词与本地人口结构、服务设施分布等数据,生成“服务缺口热力图”。某社工团队引入“老旧小区数字画像”系统,整合了规划建言中的高频词、12345热线投诉数据、物业缴费记录等,生成“改造需求热力图”:红色区域代表“屋顶漏雨投诉多”,蓝色区域显示“电动车充电需求大”,绿色区域则提示“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从“经验猜”到“数据算”,老旧小区改造的精准度提升背后,是社工治理理念的升级——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居民需求的“翻译器”;精准不是刻板的标准化,而是对每个个体生活的尊重。当311.3万条建言化作数据洪流,社工要做的,就是在这洪流中捞起最真实的民意,让老旧小区的每一块砖、每一扇窗,都能精准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单向服务”到“双向成长”,社工种好“连心树”网络建言活动激发的民主参与热情,正在基层催生“治理共生”的新生态。某街道推出的“居民规划师”计划,邀请提出优质建言的网民参与社区微更新。退休教师王阿姨因建议“社区图书馆适老化改造”被聘为顾问,她带着居民量尺寸、选书目,甚至联系出版社捐赠大字版图书。图书馆开放那天,82岁的她摸着新书架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给社区出力,比拿养老金还开心。”这种“建议者-实施者”的角色转换,让社工从“服务提供者”升级为“治理组织者”。如今,这棵“连心树”已枝繁叶茂:社工从“单向付出”中学会了倾听与尊重,居民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了参与感与成就感。当311.3万条建言化作基层治理的养分,社工与居民共同浇灌的,不仅是一个更美好的社区,更是一份“双向奔赴”的治理智慧——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只有一群心连心的人,在共建共享中,把日子过得更有温度。
民声入规划,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场从顶层到基层的治理革命。对社工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当政策制定者敞开耳朵,社工就要把双脚扎进泥土;当网民建言化作制度条款,社工就要让每个条款在社区落地生根。311.3万条建言背后,是311.3万份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而社工的使命,就是把这些期待变成触手可及的幸福。唯有如此,基层治理这棵大树,才能在民声的滋养中,长得更加枝繁叶茂。





上一篇:新时代青年需自强奋斗
下一篇:烽火“照”亮复兴路,精神“响”彻新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0-6 19:00 , Processed in 0.24872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