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回复: 0

破形式主义之茧,赋基层治理新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5

主题

0

回帖

6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25-9-23 16: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进程中,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正面临着形式主义顽疾与数字化转型挑战的双重挤压。
一方面,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但基层工作中“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技术深度嵌入治理场景,部分地区陷入“技术崇拜”误区,盲目开发功能冗余的治理平台,却因缺乏系统整合导致“数据孤岛”与“系统壁垒”并存,基层干部被迫在多套系统间重复录入信息,技术赋能异化为技术负累。这种“旧茧未破、新茧又生”的困境,不仅严重削弱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更导致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梗阻,群众获得感与治理效能呈现“双下降”态势。破除形式主义桎梏、重构基层治理生态,已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命题。
破除形式主义桎梏、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需以“问题导向”破除制度性梗阻,以“技术理性”重构治理工具链,以“价值回归”重塑治理文化,形成“减负、赋能、增效”的良性循环。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推进。
制度破茧,重构基层治理的权责边界。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推行“属地管理”责任清单,运用法治思维界定县乡两级权责,避免“责任甩锅”与“无限兜底”。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将“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实绩指标权重提升,弱化“台账厚度”“会议频次”等过程性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治理效能审计,建立“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资源分配”强挂钩机制。
技术赋能,打造智能化治理工具箱。构建“一网统管”数字基座,整合民政、社保、公安等部门数据,建立基层治理数据库,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上海“随申办”基层版通过整合20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一屏智享”。推广“轻量化”政务应用,精简政务APP功能至核心场景,如事件上报、政策查询,关闭非必要打卡、点赞等功能。应用区块链技术强化信任机制,在低保审核、补贴发放等高风险领域部署智能合约,实现流程自动留痕与不可篡改。
组织变革,构建敏捷响应的治理架构。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压缩乡镇层级冗余科室,建立“综合指挥中心+专业服务团队”架构,实现“一个口子接单、多支队伍响应”。建立“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机制,将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纳入社区网格员体系,赋予积分奖励权限。实施“治理能力迭代计划”,与高校合作开设“基层治理硕士班”,定向培养数字化、法治化复合型人才。建立“治理案例知识图谱”,运用AI技术为干部提供实时决策支持。
破形式主义之茧需“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赋基层治理新能要“守正创新”的智慧平衡。唯有构建“制度约束+技术支撑+文化浸润+组织变革”的四维体系,才能让基层治理真正回归“解决实际问题、增进民生福祉”的本质,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治理能力的范式跃迁。





上一篇:以作风之实筑牢社区服务的 “连心桥”​
下一篇:抗战精神,照亮前行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0-6 07:31 , Processed in 0.18694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