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作风建设”作出指示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广大青年干部必须面对困难勇往直前,面对挫折百折不挠,面对难题攻坚克难,积极主动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且以之为行动准则严格遵循。常言道,“诚于中,形于外”。只有心中真正地认可了,才能外显于行为。这一切,都离不开三个“守心”。 只有守住“信仰”之心,才能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中有信仰,脚下就会有力量。焦裕禄同志便是这样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他的一切工作都以百姓为出发点。即使身患重病,他仍坚持走遍全县每一个生产队。他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心中装着百姓,一切未来人民“的公仆精神。当干部们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责任牢牢记在心中,并坚定信念,将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自然能够杜绝装样子、责任心缺失的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官官相护的官僚主义。因此,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在根源上产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只有守住“清廉”之心,才能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周总理一生两袖清风,从不搞特权,身后也没有留下任何的个人财产,将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以周总理为榜样,清廉应是一位干部毕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底线,在金钱的诱惑前保持定力,在权力的诱惑前守心如磐,反对排场和攀比,拒绝不必要的宴请和礼品。只有这样,才能面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有所警惕,常怀清廉之心,将真正的资金和精力用于为国建设为民付出上。 只有守住“务实”之心,才能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正如“当代愚公”黄大发,用整整36年事件带领村民一步步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解决了村民们长期缺水的困难境地。而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就需要这样干实事的人。广大青年干部应该脚踏实地,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干实事上面,坚定落实一切政策,同时也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避免偏离群众,搞面子工程。如此,才能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的在实干中提升综合素质,创造实绩。 知行合一。抓作风建设,就要从“心”开始,守住这三“心”,标本兼治,才能在打下思想根基,在行动中形成持久健康的新风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