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为钥 开启党的自我革命新征程
宝山区顾村镇沈杨村 沈佳琦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百年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更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行动指南。当“赶考”的接力棒传递到新征程,唯有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时代答案
回望百年党史,从延安窑洞对“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第一个答案,到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我们党始终在历史考验中保持清醒坚定。习近平总书记以“徙木立信”比喻中央八项规定的深远意义,正是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让我们党在执政70余年后依然保持蓬勃生机。今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持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问题,既彰显了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更印证了自我革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科学策略——当批评教育成为常态,当“红脸出汗”融入日常,我们党就能在“治未病”中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历史周期率的破解,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从金融领域查处王会民,到国企系统整治袁光宇,再到医药行业严惩陈时飞,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系统整治,以“打虎”“拍蝇”“猎狐”的组合拳打破“刑不上大夫”的幻想。这种“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正是自我革命精神的生动诠释,让我们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风建设:新时代自我革命的成功密码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整治,刹住了“舌尖上的浪费”,遏制了“车轮上的腐败”,清理了“舞台上的奢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新时代十年作风建设中得到充分印证。
从“门难进、脸难看”到“最多跑一次”,从“文山会海”到“指尖减负”,作风建设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更镌刻在群众的获得感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建立“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的联动体系,让每一次监督都直指群众痛点,每一次整改都回应群众期盼。这种“小切口推动大变革”的工作方法,正是从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多维发力:把自我革命要求落实到位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绝非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具体行动中。在提高认识上,要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越繁重,自我革命这根弦越要绷得紧”的政治要求,将自我革命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四种形态”统计口径的调整,正是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各级党组织把监督融入日常,让党员干部在严格约束中感受组织关怀。
增强党性是自我革命的固本培元之举。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加强理论武装,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磨砺党性。选人用人突出“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党内政治生活倡导“勇于自我省察”,这些要求直指党性修养的核心要义。规范权力运行则需要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才能从源头上防范腐败。
从严监督执纪是自我革命的利器。要将“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既要守“治病救人”的初心,也要抱“零容忍”的决心。而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关键在于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的完整链条,正如中央政治局同志为全党树立的标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让严的氛围成为常态。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自我革命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当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完善,我们党正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砥砺初心,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让百年大党在自我革新中永葆青春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